錯過與告別
每天每天,我們都在不斷的錯過。擦肩而過還來不及認識的那些人,拿起又放下、始終讀不完的那些書,雙眼掃過卻未留心的、架上那些陌生卻可能很對tone的音樂,存放在硬碟裡、最後因為時間過去而不再想起遂刪去的影片……是因為害怕錯過,我們才總是焦慮,在街上來回巡視那些新出爐的商品,訂閱各種電子報,提醒自己各項新知細目,是這樣子的嗎?然後,為了迎向更多未知,我們加速著告別那些曾經如此愛不釋手,曾經那樣熟悉的人事,義無反顧的戒除那些習慣愛好……這是我們所期盼的嗎?
閱讀張惠菁的起點,「告別」,在幾年後的台北捷運地下街拾回家。坐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中,握著一隻為了筆記心中的波濤洶湧而買下的黑筆,翻開扉頁記下這段話。這幾年來越來越焦慮於資訊爆炸,不管是書籍或專輯,開始大量的聽取閱讀,西洋歌越聽越多,獨立音樂是個連來連去不斷擴張的圈、聽了這個又認識其他,原文書一本本買進、堆疊在架上,開始讀日本推理……終於有一天什麼音符都聽不進去,什麼故事情節都進入不了,困坐在紙頁音海中,什麼也做不了。
於是開始找出那些讀過三遍以上的小說,翻開那標記起來、念過幾十遍還是悸動不已的詩句,打開快被翻爛的歌詞本、把有著些微磨損但不到干擾旋律的CD放進音響裡。想念那些日子裡,珍重的拆封一本新書,像讀著遠方朋友來信般一字一句細細摸索,不貪快不跳行的讀。想起那個趁著補習的空檔,踅入一家唱片行找尋心心念念的那張蘇打綠單曲,反覆聆聽同一首歌,把歌詞抄進信紙裡壓在桌墊下偷偷背誦。
是賴香吟說的,「身邊書還是一樣的多,甚至比以前更多,但我好像忽然認得了方向,像推開咖啡館的門,很快知道約好等候你的那個人是誰。漸漸覺得讀書是在解開自我的秘密,……現在,我走到這裡,打開等候我的書,像走失很久的同伴,總算找到彼此,也像綿延時空裡原來有那樣一個人,就在那裡,等著你回去找他。」書還是一本一本的從書店與圖書館搬回家,新鮮的嗓音還是一個個的認識上癮,不用再害怕會流失怎樣的感動,也毋須再擔憂會錯過怎樣的合拍,不管是命運或緣分讓我開始翻起這本小說、聽起這張專輯,不管我是喜新還是戀舊的,我只要知道,永遠有個地方、有個人,會在這茫茫人海中等我,我們也許隔著幾千里遠的距離、幾百年遠的時間,但只要悸動了就不會錯,他/她們就是我在這亂世中最安穩的歸屬感。
Ps.許久沒寫生活的片段了,這篇文字其實是去年的舊稿,在熱鬧的台北捷運地下街構思,今天坐在安靜的秋日午後裡完成,也許不是我當初所想像的面貌,當時的心情和想法也早已遺落,但終於能將懸念已久的文章收尾了,也算是了了心願。
這期的日劇的確很讓人期待阿
回覆刪除是什麼台劇很讓人期待阿?!
我也是因為想讀的書太多
不過倒是因此沒去重讀
只有一本書是唯一的例外
就是"挪威的森林"
因為它在我的某一時期扮演著特別的角色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重讀這本書
非普通讀者有一個這樣的段落(從評論看到的)
"原來,一本書會勾引出另一本書,那種感覺,彷彿隨時隨地一轉身都能碰見一扇開啟的門"
大抵上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喜歡告白的話
可以去看吉田修一的<惡人>
同樣的手法
但有很不同的感受
也很好看
是一部關於寂寞的故事(雖然包著推理的外衣)
PS:我很好奇你哪些書是會讀那麼多次的?
版主回覆:(08/09/2010 06:27:29 AM)
我會重讀的書就是圖片那幾本,
傲慢與偏見、挪威的森林、燕子、傷心咖啡店之歌,
這幾本我都讀超過三遍了,
每次翻到某個段落都還是會想要繼續看下去,
記得村上在「挪威的森林」這樣形容過「大亨小傳」,
「每當感覺來時,我就會把它從架上抽出,隨意的讀一個段落。它沒有一次令我失望的,整本書裡沒有一頁是無聊的。」
對我來說,
這四本書就是這樣的存在吧:)
台劇我是期待偶像劇耶:P
先前看完「心星的淚光」雖然好看,
但有些沉重,
所以期待一些輕鬆有趣的戲~
信步經過
回覆刪除有點醉於您的見解
所以冒昧留下一些足跡
看到你說看過三遍以上的書的照片時
我突然懷念起隔了一座海洋我遺在台灣的書架
燕子和傷心咖啡店之歌
我也是讀了多遍以上
裡面有許多
看了以後會迴盪於心的文字
所以才會再看見有人同樣的
會一遍一遍的去翻閱他們的時候
特別地感到激動
嗯 真是冒昧的一段留言
請見諒
版主回覆:(10/08/2009 02:57:11 AM)
不會冒昧啊,很感謝你留下你的心得呢:)
燕子和傷心真的有很多感動我的部分,之前在別人的部落格上看到「燕子」的心得,不是那麼正面,就一直想著要寫篇平反文XD
不過最近被日劇、台劇給迷住了,真是慚愧,好久沒看書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