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8,我讀02 小說‧癮
1. 《黑塔七部曲》──史蒂芬‧金
雖然國中就接觸了哈利波特,但我看的奇幻小說相對來說少很多,真正有完整讀完的只有魔戒和黑暗元素三部曲,再來就是這套我弟非常推薦並且收藏了一整套的黑塔。就像魔戒有前100頁障礙一樣,黑塔也有第一集障礙,我很懷疑看完第一集後會想繼續追的人有多少,我想對我來說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並不喜歡主角羅蘭吧。但到了第二集《三張預言牌》不只是漸入佳境,這本更是全套裡面我最喜歡的一本,雖然較像是人物介紹(真正的追尋之旅幾乎沒有進展),但我一向愛跨越時空和平行宇宙的故事,而史蒂芬‧金的文筆也許比不上文學大家的優美,不過他絕對稱得上是最會說故事的作家之一。在2008年的最後一、兩週裡,我沉浸在羅蘭、艾迪、蘇珊娜、傑克、仔仔往黑塔邁進的業之旅,甚至在完結篇時跟羅蘭一樣近鄉情怯的放慢閱讀速度(一半也是因為我最喜歡的兩個角色已經不在了)。在我心中,黑塔還是比不上黑暗元素讓我衷心喜愛,但也絕不僅止於娛樂性十足的通俗性小說。史蒂芬‧金在這部小說中展現極大的野心和格局,然而字裡行間還是可以讀出他一慣獨特而迷人的寫作方式。到最後我甚至不在乎羅蘭到黑塔了沒、他在塔頂又看到了什麼,真正重要而精采的是這段旅途,裡面有愛、有死亡、有追悔也有遺憾,就和人生一樣。
2. 《愛有多少》──白石一文
「人無法奢求別人帶給自己幸福,也不可能只有自己幸福,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為他人帶來幸福。」
在令人心碎流淚的長篇《一瞬之光》後,這本集合了三篇短篇和一篇中長篇的故事集,白石一文用不同形式的愛,不管是未竟的過往戀曲、不倫之戀、試圖再度相信愛情的姐弟戀、或者是原諒過往的愛恨情仇,都是希望在愛中找尋自我,在付出的同時也完成自我。我一向喜歡他作品裡所隱含的主題:不要等待別人為自己帶來幸福,唯有當自己能夠帶給別人幸福,那才能得到幸福。裡面我最喜歡的一篇是〈致二十年後的我〉,女主角在人生正迷惘沮喪的時刻,收到了過去教授所承諾會在二十年後寄給他們的作文,並從中獲得勇氣,「如果充分努力,仍然無法達到目的,代表這樣的結果更適合自己。總有一天,會慶幸自己當時沒有如願。」
3. 《嫌疑犯X的獻身》、《惡意》、《綁架遊戲》──東野圭吾
「犯人是誰,用了什麼樣的殺人詭計──這當然是作品中必須存在的謎團,但是,我還想再創造出其他形式的意外性。我最鍾情的意外性,要發生在故事的最後一行。」──東野圭吾
雖然喜歡偵探小說,但日本文學除了村上春樹外就讀得不多,直到今年才多了乙一、重松清以及東野圭吾三個。東野圭吾的作品改編成電視電影的甚多,而我第一次聽見他的名字也是在偵探伽利略的日劇裡,不過當時並沒有馬上找原著來讀,直到電影《嫌疑犯X的獻身》要上映前夕,趁著網路書店打折的機會一口氣買了三本來看,正式接觸日本堆理小說。
《嫌》和《惡意》都一反傳統的在一開始就將兇手暴露在讀者面前,而真正的謎團藏在手法與動機上,讀起來不無聊反而充滿新鮮感。而《惡意》裡用一篇篇手記的方式來陳述案情,和《綁架遊戲》用犯人為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都使得讀者容易落入輕信主述者蓄意捏造的謊言或片面之詞的陷阱中,也更容易營造最後一行的意外性。東野圭吾沒有用過於華麗而感覺難以實行的計謀,甚至他的重點也不僅止於在找出兇手解開謎團,而是在透過一樁樁事件來凝視人性的惡意與溫情。所以讀《嫌疑犯X的獻身》我們會忍不住為那不求回報的愛情流淚,讀《惡意》則為人性的黑暗卑劣與處心積慮而膽戰心驚,《綁架遊戲》則在鬥智較勁的遊戲人生下潛伏著人性的殘忍與對生命的無謂。我想2009年,我會繼續閱讀東野圭吾下去的。
4. 《Nineteen Minutes》──Jodi Picoult
“But then again, maybe bad things happen because it’s the only way we can keep remembering what good is supposed to look like.”
“Adolescence is about fitting in, not standing out.”
從《My Sister’s Keeper》(台灣翻成《我姐姐的守護者》)認識Jodi Picoult,她慣於描寫爭議性高的主題,把人性放在一個充滿矛盾對立又戲劇性的情勢裡,也因此有些人覺得她的書(尤其是結局)總會過於矯情或刻意。但我喜歡她透過不同的角色發聲,讓一個事件從此有了更大的解讀空間,沒有哪個角度是絕對正確,也沒有哪個態度是毫無瑕疵的。這也是我在讀完《Nineteen Minutes》後久久無法理清心緒的原因,一個部分的我同情那被同儕排擠逼上絕路而持槍掃射校園的Peter,但另一個部分的我又無法忽視那些無辜的被害者草草畫上休止符的一生。全書使用半倒敘的手法回溯Peter遭校園霸凌的人生,並持續追蹤事件後的效應與審判過程。對於書中描寫青少年時期那必須融入群體否則就將成為被群體所攻擊目標的段落特別印象深刻,裡面甚至諷刺的說當你問一個在沙漠中將口渴至死的青少年,說你想要一杯水還是馬上變得受歡迎,他絕對會選擇後者。當每個人都為了要 “fit in” 而說一樣的話、穿相同品味的衣服、聽一樣的流行音樂、甚至連思考模式都趨近一致後,到底你還剩下多少自己的想法呢?你會選擇磨去自己的稜角和不同,還是堅持自己的獨特性呢?或者我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5. 《The Thirteen Tale》──Diane Setterfield
“All children mythologize their birth. It is a universal trait. You want to know someone? Heart, mind, and soul? Ask him to tell you about when he was born. What you get won’t be the truth; it will be a story. And nothing is more telling than a story.”
這本大約是2008年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雖然是在07年買的,但直到08年暑假才有時間把它讀完,而我很慶幸自己能讀原文版的,感受作者文字的細膩與鋪陳,很難想像這僅是作者初試啼聲之作。
我很喜歡小說前段,Margaret講述她對閱讀的沉迷,以及她從小與書為伍的深厚情感, “A is for Austen, B is for Bronte, C is for Charles and D is for Dickens. I learned my alphabet in this shop… The shop was both my home and my job… It was my life.” 這是多少愛書人所羨慕的成長環境及工作啊!書讓死去的人可以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儘管他們已不在人世,他們的思想與故事透過文字,依然能無聲的震撼你、影響你、煽動你、呼喚你,讓你廢寢忘食,恍惚於現實虛幻之間。
像Margaret一樣,我也被Vida Winter的故事搞得心神不寧,每個奇異又互相牽者的人物彷彿都從書頁中跳出來,他們沾染在我夢的邊緣,爭先恐後著要對我講述他們的故事。情節裡不時可看見作者深厚的學術背景,古典小說的神祕氛圍有時會混淆了我,以為自己在讀一本18世紀的英國小說,但這些魔幻元素在謎底揭曉後,不在神奇而天馬行空,反而讓人發現字裡行間處處是隱喻,在那些無法解釋的鬼影幢幢裡,原來才是真相所在。而Margaret在對Vida Winter的過去探索紀錄的同時,也在面對遭遇著自己的人生、失去與情感。就像她在接近尾聲裡所說的, “We all have our sorrows, and although the exact delineaments, weight and dimensions of grief are different for everyone, the color of grief is common to us all.”
其他已寫過心得的小說:
《小碎肉末》見「切開生活肌理的那把刀」
《在那一天來臨以前》《畢業》《被遺忘的故事》見「輕巧的耽溺」
《Atonement》見「竄改的現實」
0 告訴我: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