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know Marcel Proust? French writer. Total loser. But he’s also probably the greatest writer since Shakespeare. Anyway, he gets down to the end of his life, and he looks back and decides that all those years he suffered, those were the best years of his life, cause they made him who he was. All those years he was happy? You know, total waste. Didn’t learn a thing. So, if you sleep until you’re 18… Ah, think of the suffering you’re going to miss. I mean high school—those are your prime suffering years. You don’t get better suffering than that.”
我喜歡Frank和Dwayne的這段對話,關於普魯斯特,關於低潮,關於生命,關於受苦……我忽然想起長假裡那群落魄失意的主角們,在人生的關口裡試著相互取暖,學會相信,相信未來會有出路,「手裡有打開門的鑰匙 但我得承認我只喜歡 在生命的房開一扇窗 畢竟日子有來有往」。那畢竟不是一種反諷,而是真正體切活過以後的了悟。
第一次看公路電影,沒有預想中的沉悶,許多場景在腦海中不斷迴盪。加州那令人疲倦的陽光,不時拋錨的黃色麵包車,六個滿懷心事和過去的家人,彼此的矛盾、衝突讓這段旅途充滿波折,彌補了一成不變的路邊風景。從最初的心不甘情不願,到最後的上下一心,每個人都在這段選美之路得到救贖。不管路上發生了什麼,都不能折返或放棄,就像是你永遠不該從自己的人生提前離席或輕易地捨棄任何想望。
一開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庭,空氣中飄散著不安的氛圍,爭執的火藥埋藏各個角落,每個人都對其他人的生活型態有意見,互看不順眼。而第一次他們坦然的展開笑顏,卻是在箱型車拋錨以後,每個人不得不下來推車、待發動後再一個接一個跳上車。這本來該是個尷尬的困境,到最後卻拉近了這家人的距離。整部片充滿了這樣的情感對比,上一秒你還捧腹大笑,下一分鐘眼淚就和主角們一起奪眶而出。儘管每個人物都怪到不行:為了考上飛行員而九個月不說話的哥哥,推銷成功理論、自己卻是個失敗者的爸爸,耽溺於過去荒唐日子、如今還深陷毒癮的爺爺,努力維繫家庭而站在崩潰邊緣的媽媽,一心想戴上選美后冠卻有著個大肚子的妹妹,因自殺未遂而被送進姊妹家的同性戀教授……但這群人就好像我們的朋友鄰居,那麼真實親近,你可以很自然的隨著他們緊張得七上八下、嬉鬧得無法無天、勇敢得理直氣壯。
其實短短不到兩小時裡,導演想講的只是一個破碎的美國夢,成功可能充滿了矯情虛假,失敗也不全然是黑暗慘澹,所以到最後,最開始執著於自己那套成功論的Richard也醒悟,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最重要的是,你嘗試過了沒?你看透人情世故的無奈和骯髒了嗎?
直到瘋狂的音樂戛然而止,直到他們驕傲地步出那個虛偽的舞台,直到黃色休旅車消失在公路盡頭,我也終於心甘情願,看到The End浮上螢幕。他們或許是群失敗者,卻比任何高高在上的成功者,更美麗地飛翔著。
寫得超好的觀後感
你有看英搖版版主個人網誌關於這部電影的文章嗎?
回覆刪除有介紹音樂的部分喔
我的聯結就是他的文章啊^^
回覆刪除我很喜歡那首歌和那個歌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