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還滿慶幸自己有辦讀書會的,不然出社會以後閱讀量真的越來越少,那種會覺得自己幾天不讀書就面目可憎的想法,已不復再,為了紓解上班生活的壓力,更多時候選擇的是遁逃到戲劇、電影的世界裡。但並不是沒有閱讀的慾望,書還是一本本的買,只是很少有耐性靜下心來一一的讀完,有時看著那些書堆也覺得很慚愧。
但去年還是看了不少好書,以下是我的年度選書:
10.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奧罕‧帕慕克哈佛演講
「文學小說之所以能說服我們認真看待生命,是因為它證明我們其實是有影響事件的力量,也證明個人的抉擇塑造了人生。」因為讀書會讀了奧罕‧帕慕克的小說,在圖書館翻了這本演講集之後發現很喜歡裡面的字句,就一起借回來看了。奧罕‧帕慕克身兼小說的讀者跟作家,既剖析了小說的本質,也探討了小說家在創作的過程。與其他文類相比,小說的迷人不僅僅在於它的戲劇性,還在於它像是一面鏡子般照見了我們的人生,讓我們看清了某些事情,也讓我們看得更深更廣更遠。作者將他/她的人生觀透過小說的核心傳遞給我們,但每個人或許從那宛若水晶的核心折射出來的樣貌,都不盡相同。小說家可以有他/她的設定初衷,但只有當讀者進行了自我解讀後,才是把整個創作完成了。
印象很深刻的一章是帕慕克提到曾經有個讀者問他是否等於他小說中的人物,這種想像與現實難以切分開來的模糊,或許正是小說的美感及藝術所在。唯有當作者從現實經驗中提煉出種種情緒,並把那些情緒放進小說裡,小說才能擁有撼動人心的力量,而到了此刻,寫實跟想像也已經水乳交融到難以分辨了。所以是的,那個人物既是帕慕克本人的某部份縮影,但絕非全部的他。
而讀完這本書後,更喜歡帕慕克這個作家了,尤其他藉由小說來推廣自己國家文化的那份初衷,更是令人欽佩,難怪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
9. 宮部美幸——無名毒
一開始讀這本小說時只覺得很順,讀到最後所有的隱喻都串在一起時,真覺得精采極了。從Sick House這個議題出發,到人心才是最難防範的毒(惡意),兩個圍繞著杉村發展而出的情節,看似毫不相干,實則相互隱喻了人心的險惡。殺人是人類得以行使的最大權力,不管我們有多高的地位,在這樣的惡意面前也是束手無策。但即使將這啃噬內心的毒給吐出來,也無法稍減其痛苦.....人心吶無以名狀的毒,有什麼方法得以毀滅,或說治療它呢?
或許,也只有絕對包容的愛,才能夠化解心中的毒吧。
8. 有川浩——旅貓日記
這本小說是因為網友的推薦才買回來看的,如果以一句話來推薦這本書的話,就是:「每個貓奴都應該看的一本小說。」我很喜歡小說裡細膩的透過貓的視角去看待人類的生活以及心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呈現貓的內心戲,透徹到養過貓的人讀了都能會心一笑。雖然大概讀到中段就知道作者埋的梗是什麼,但這個故事還是讓我哭掉很多眼淚,貓與人的相互陪伴,人與人之間的小誤會與機心,寵物對主人情緒的感受力以及捍衛跟維護的忠心,有川浩用樸實但飽含情感的文字都一一傳達出來了,一如她過往的小說那樣,讓你心動但也讓你感動不已。
有養貓的人讀這本小說一定要備好面紙或毛巾啊。
7. 奧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
奧罕‧帕慕克的確是一位技巧高超的小說家,而他能夠將土耳其這個相對來說較為邊陲/非主流的文化給融入到引人入勝的小說中,更顯現出他的野心以及努力。這本書以一個懸疑的場景作為開頭,但讀到中段讀者就會開始發現,這本書並不是一本純粹的推理小說,真正重要的並非兇手是誰,甚至也不是背後的動機,奧罕‧帕慕克藉由這一連串謀殺案想講的,其實是東西方文化的衝突,以及傳統文化遇上更現代跟強大的文明後,不得不走向的消亡。
但真正讓我對這本書生出喜愛的,其實是在最後一個章節,作者以一個相當有趣的方式在書中以姓名出場,也一併扭轉了整本書的視角,這樣巧妙的一筆,讓人忍不住會想回頭再重新翻閱整個故事。
6. 三浦紫苑——啟航吧!編舟計畫
「能夠激盪出火花的東西,非詞彙莫屬。岸邊突然想到遙遠的古老年代裡,在生命出現之前包覆著地球的大海,是一圈混沌、緩緩蠕動的濃稠液體。人類心中也有同樣一片大海,直到名為詞彙的雷電打下,萬物始生。愛也好,心也好,都因詞彙而有了形體,從闇黑的大海中浮現出來。」因為是先看電影的,電影對於小說前半的改編部分沒有太多出入,因此讀得有些緩面,直到進行至中段,看到西岡的小劇場,覺得這個人物整個活過來了!電影裡他的戲份不多真的好可惜啊,他內心對馬締複雜的心結,真的很寫實也很生動,尤其有一段馬締對他說他靈活的思維對於編寫一部活生生的辭典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讓本來因為馬締的加入而感到自己是多餘的西岡,備受感動,這段互動寫得相當精彩。
而書中人物彼此討論某個單字的意思和應該如何定義時,也很有意思,尤其喜歡關於性別的這段爭論,後半段才出現的岸邊以女性的角度注入了不同的觀點,讓整本辭典更加完整。整體而言,我喜歡小說多過電影,而進入到無止盡的校稿地獄的畫面,讓同樣有編輯出版經驗的我看了很有共鳴(笑)。
最後結局的遺憾,看小說的時候反而比影像的感觸還要更深,那種努力了許久,最後卻晚了一步的失落,讓應該圓滿的結局就這樣硬生生缺了一角,但卻也因為那一角,讓整個完成夢想的過程變得更加難能可貴。
5. William J. Dobson——獨裁者的進化
去年因為318學運的關係,開始想了解政治相關的書單,就一連買了好幾本,但後來有完整看完而且很喜歡的也就這本了,一反我對這種社會科學的書會很沈悶的疑慮,這本書雖然是在描述各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過程,但或許是因為開始不覺得這樣的故事離我很遙遠,所以看了覺得感觸很深,也覺得其實我們的反抗、爭取並不孤獨,而獨裁者也並非真的這麼堅不可摧。
現代的獨裁者已經進化,他們懂得用表面的民主——選舉、組政黨來掩蓋自己獨裁的事實。他們不一定會對異議者趕盡殺絕,但他們可以讓抗爭者疲於奔命,分化他們的戰鬥力,只要他們還不到威脅自己地位的地步,就放任他們存在,甚至還可以依此來營造出開放自由的假象。
「只有人民才是獨裁政權是否能夠延續下去的唯一關鍵。而對獨裁者來說,沒有什麼比此一事實更讓他們膽戰心驚了。」只要我們不因為恐懼異議、為了求得表面的和諧而將自由這最珍貴的東西繳出去,那麼沒有任何一個獨裁者有能力可以從我們這邊剝奪它。革命尚未成功,但絕對還有努力的空間。
4. 白先勇——孽子
其實是因為去年這部作品被搬上舞台的關係,才又認真的重讀了這本小說。高中時有陣子一連讀了好幾本同志文學,被那其中比異性戀更為熱烈哀痛的情感描寫給深深吸引,也許文學在某種情況下,總是被壓抑的那些族群能開出更艷麗的花吧。
被視為是台灣同志文學始祖的「孽子」,出版距今已經超過三十年,當時書中所描寫的時空環境已經有所改變,雖然「多元成家」、「同志婚姻」等立法仍然未能實現,但同性戀這個身分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不見天日。但這並不表示現在讀這本小說會顯得不合時宜,我時常想,之所以能被稱為經典的文學小說,必定都禁得起時代的沖刷。而從白先勇於訪談中所說的這段話,不難理解「孽子」這本書之所以能夠跨越時代仍舊打動人心的地方:
「我做為一個作家,應該寫出人性、人情,儘管有些人更在乎社會變動或其他主題,對我來說,探討人性與人情,是最重要的題目,幾乎我所有小說都圍繞這兩個主題。」
誠如白先勇所言,「孽子」這本書並不僅僅侷限於同志情感,他在親情上(尤其是充滿矛盾的父子之情)也多所著墨,那些關於愛與情的慾望跟妒恨也並非同性戀所獨有,那些孩子們非關情愛、相濡以沫的革命情感也相當動人,這些都讓這個故事現在讀來仍然覺得扣人心弦。而過去比較關注在愛情部分的描述上,這次重讀對於親情的部分反而有更多感觸,也很欣賞白先勇老師對於結局的安排,既溫柔又不過分濫情。
3. 艾莉絲・孟若——太多幸福
如果不是因為讀書會的關係,我大概不會這麼快開始讀孟若的書吧,但她不愧是短篇大師,有打破我對短篇小說的偏見。她的文字很好進入,雖然是短篇,卻不會有片段零碎的感覺。她的故事主線單一,敘事方式也很簡單,但是情緒卻在不知不覺間慢慢累積至高點,直到最後的翻轉,那種翻過山頭後看見意外景致的驚喜感,就是我讀她的小說最大的心得。她擅於描寫人性中較為負面幽暗的部分,因此每讀完一篇就必需要平復一下心情,那種人性的惡在「童戲」這篇最令人感到毛骨悚然,雖然不到很意外,但那字裡行間的惡意的確令人感到不適。
整本小說中,我最喜歡的是「虛構(Fiction)」和「自由基(Free Radicals)」這兩篇,前者的反高潮讓本來推至高點的情緒一下子鬆掉了的空虛,讓心不禁一揪,而後者的世事難料則讓人感到命運的荒謬。不過也有一些故事的結局讀中文時不太理解,後來去找了英文的書評才恍然大悟,這或許就是翻譯本身的盲點吧。
2. 宮部美幸——所羅門的偽證(三部曲)
花了約一週的時間把這套小說看完,一直很喜歡宮部美幸筆下那種細膩的人性刻劃,以及形象鮮明的角色。知道她繼模仿犯後又出了這樣大部頭的小說,真的是引頸期盼,一直到三部曲都出完了才買回家好好拜讀。第一部的上集讀得有些吃力,因為人物滿多的,必須一直回頭看人物關係圖才不會搞混,但到了下集,關鍵的告發信寄出後,引發的軒然大波頓時讓整個故事活絡了起來。
三部曲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二部的「決心」,隨著新人物的登場以及新的犧牲者出現,這群本來顯得有些漠不關心的國中生終於受夠了大人們拖拖拉拉、敷衍了事的態度,決定透過自己的力量來追查真相,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勇氣和毅力,也暗自猜想如果自己是書中學生的一員,我會參加學生法庭嗎?而我又會選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而比起女主角藤野涼子,我更喜歡野田健一這個角色,他所經歷的一切,以及被喚醒的能力,還有最後的成長,都描寫得相當完整,也令人動容。不過第三部的法庭部分真的稍嫌薄弱,最後的真相又是可預期的,所以真的有點小失望。
這部小說以推理社會派小說來說仍然有一定的力度,但拿來跟宮部美幸自己的作品相比,真的還無法超越「模仿犯」的經典地位。
1. 吳明益——浮光
「我始終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空想者,以為可以在文字裡解決一切事物,卻忘了生活本身。是相機打開我的生活,讓我去街頭想像另一些人的生活,到林道裡想像另一些生命的生活,打開電子相簿後質疑自己的生活。」雖然我一直都滿喜歡讀散文,但不可否認我過去始終被中華文化給束縛,覺得寫散文的作家終究難成大器,那些寫著生活鎖事的文章,也許能有點滴觸動我,卻無法形成一種撼動人心的力量。一直到讀了吳明益的散文,我才開始改觀。
選擇浮光這本書做為我的年度第一,自然是有一點對台灣作家的私心,不過「浮光」也的確是過去一年裡,改變我最多,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時常在字句裡逗留停住的一本書。以攝影史做為「正片」章節的主軸,藉由爬梳攝影的發展過程以及攝影學的歷史,來剖析人類對於「藝術」、「美」的想法;而「負片」則收錄了更為私人的想法以及跟自我、過去歲月的對話,「攝影」這件事對他的生活而言佔有什麼樣的地位,以及他身為一個業餘的攝影師,是如何去面對影像跟拍攝時情感衝突的兩難。
吳明益老師的文筆總是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完美的平衡,理性地將生硬的知識娓娓道來,既能滿足你的求知慾及好奇心,又不致於讓你因為太過艱澀而心生逃避的念頭。至於感性的那一塊,亦是有別於許多散文作家流水帳的生活記錄或者情感迷宮的纏繞,而是以溫柔的目光去凝視人性的種種矛盾及殘缺,對於自然的熱愛讓他往往能夠跳脫「人類」的視角,以更為宏觀的角度去看生命的起起伏伏、墜落昇華。我喜歡他在這本書對於常規的反思,對於人類的一廂情願、理所當然所提出的種種詰問。比方說藝術一定關乎於美嗎?在醜陋及悲痛中是否也有藝術的價值?
從拍攝自然風光到走入人群街道,都是一種從伏案的書房裡出走的方式,書與文字所不能解答的難題,有時竟也就在門外那廣大的世界裡,得到了回應。這本散文紀錄的不只是吳明益的省思之旅,同時也是一顆顆種子,讓我們能生出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和智慧。
其他的閱讀清單:
深夜與早晨的周記
失戀33天
心中鑲著龍
再見溪谷
虛線的惡意
毒舌鉤
鴨川荷爾摩
鋼琴教師
改造野豬
神秘的推拿師
為了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